最高法院上訴理由及法規統計
2020年最高法院「上訴有理由案件」適用《民事訴訟法》第469條情形之分析
1、依「司法院統計>2020年最高法院民事上訴發回或發交更審事件次數及原因-按年別分」(附件3)之資料,有針對發回之1112件 案件,統計原因並分為24種。
2、上述統計資料並非以適用法規之情形予以分類,因此無法直接知道依第469條第6款(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)之適用情形。
3、但依《民事訴訟法》第226條規定,判決應記載理由,理由項下應應記載關於攻擊或防禦方法之意見及法律上之意見。再參照最高法院79年3月6日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,可知下列情形皆構成「判決不備理由」:
1、未敘明認定事實、取捨證據之內容及結果。
2、未敘明上開結果與待證事實間之關聯性。
3、未敘明依何等論理或經驗法則評價證據,並進一步認定事實的真偽等得心證之理由。
4、對已經法院調查之證據,漏未斟酌或未說明理由。
5、對已經合法聲明、且非不必要之證據,漏未調查或未說明未調查之理由。
4、是以,以下試就各種發回原因可能所對應、適用的法規,予以對照如下表(認屬《民事訴訟法》第469條第6款的情形,標示粗體字):
5、
發回或發交之原因 | 適用法規 | 件數 | |
1. | 調查證據不詳或未予調查 | 469(6) | 235 |
1. | 採用證據未說明理由 | 469(6) | 2 |
1. | 未採用證據未說明理由 | 469(6) | 28 |
1. | 事實認定錯誤不符或不明或記載不明 | 469(6) | 395 |
1. | 已受請求事項未為判決 | 469(6) | 2 |
1. | 未受請求事項而為判決 | 2 | |
1. | 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 | 468+469-1 | 268 |
1. | 法院組織不合法 | 469(1) | 2 |
1. | 應迴避之法官參與裁判 | 469(2) | 0 |
1. | 判決理由矛盾 | 469(6) | 33 |
1. | 證據未提示 | 0 | |
1. | 未予當事人完全辯論之機會 | 469 (5) | 5 |
1. | 未經參與辯論法官參與判決 | 0 | |
1. | 未到場當事人未經合法通知而為判決 | 0 | |
1. | 未行使闡明權 | 46 | |
1. | 未盡命舉證責任 | 10 | |
1. | 採用攻擊或防禦方法未說明理由 | 469(6) | 1 |
1. | 未採用攻擊或防禦方法未說明理由 | 469(6) | 66 |
1. | 當事人不適格 | 1 | |
1. | 訴訟未經合法代理 | 469(4) | 1 |
1. | 違背言詞辯論公開之規定 | 469(5) | 0 |
1. | 法院權限之有無辨別不當或違背專屬管轄 | 469(3) | 2 |
1. | 其他理由不備 | 469(6) | 13 |
1. | 其他 |
註:資料來自最高法院